半套or全套?这些国民ACC跟上了吗?

何谓ACC主动巡航?

ACC(Adaptive Cruise Control)主动巡航,透过感测器判断与前车距离,透过驾驶设定特定的时速之后,可根据前车距离调整车速,维持稳定的时速行驶,也可依照习惯,调整想要的车距,相较一般的定速巡航,可让驾驶「放手」的程度高,系统能自行控制车速,多了弹性运用,减缓长途驾驶的疲劳感。

这项配备逐渐普及于90~120万之间的消费型产品,不过功能性也存有细微差异,最主要之处在于是否支援低速跟车,作动範围支援到时速0km/h,即所谓俗称的「半套」与「全套」,功能更甚者,若再加上车道偏离辅助,即构成「类自动驾驶」的条件,使用上更为便利,因此以下将以功能性强弱做分类介绍。

无全速域ACC

Toyota-下一代TSS加入全速域在台贩售车款搭载的TSS系统,其ACC无支援低速跟车,作动範围为40~180km/h,亦无车道偏离修正,仅有车道偏离警示,透过警示音警告驾驶偏离车道,无反馈力道,作动时速为50km/h,搭载车款包含RAV4(2.0尊爵以上)、Prius与Sienna等;而下一代TSS除了加入全速域外,也加入路标辨识,夜间侦测等。

Ford-仅高规Kuga与野马配置Ford导入主动安全算是较其他品牌来得早,旗下有Kuga(245旗舰/TDCi柴油)与Mustang(全车型标配)两车款配置ACC,可在时速30~180km/h之间使用,而车道偏移修正则是在64km/h以上作用。

Hyundai-主力车款都没有在台贩售的Hyundai车款,仅有在油电车IONIQ上可一尝其主动安全配备,ACC支援30~180km/h(前方无车辆)、10~180km/h(前方有车辆),车道偏移维持则是在60~180km/h间作用。 

全速域ACC

Subaru-多款车型可选等待已久的Subaru Eyesight总算在今年引进,其ACC可设定30~180km/h之间的範围,控制速度在0~200km/h间,较特别的是,还多出他厂没有的前车驶离警示功能,当前车驶离而自身未跟上时予以警告,颇适用低头族世代的驾驶习惯,搭载车款有Impreza、XV、Levorg、Legacy与Outback等。

Mitsubishi-Eclipse Cross功能性更高Mitsubishi将两项主动安全配备,配置于Eclipse Cross与Outlander两SUV上,不过配置与功能小有区别,Eclipse Cross须至顶规款才具备ACC+车道偏离警示,Outlander虽说是全车系ACC但缺少车道偏离警示,不过两者都支援低速跟车的能力。

VW-车款普及率高VW则是在今年4月初,调整旗下品牌全车系主动安全配备,以此为卖点之外,也确实普及到百万以下如Polo、Golf等车款,ACC可在30~160km/h间使用,也具低速跟车,只要低于3秒内,轻踩油门可再作动,不过并不提供Lane Assist车道维持可供旗下车款选配。

Skoda-SUV车型独享不同于同集团VW的战略,Skoda则是将主动安全科技配置于Kodiaq与Karoq两款SUV上,其中ACC在Kodiaq除入门款选配外,其余皆为标配,而Karoq则是全车型标配,作动时机同为30~160km/h,也具低速跟车,不过较VW集团胜出之处在于可选配车道偏离警示。

Honda-CR-V比Odyssey更完整Honda Sensing于国内最早在Accord Hybrid搭载,直到新CR-V上市后才真正引起话题,其(CR-V S型)ACC控制範围在30km/h以上,以下则进入LSF低速自动跟车,不过进口的Odyssey(APEX车型)反而无LSF,不过车道维持辅助皆属72~145km/h间作用。

Mazda-今年起迈向全速域马自达的 i-ACTIVSENSE主动安全系统 ,其MRCC便是通称的ACC功能,不过因各车款有异,如小改款CX-3(旗舰型)、CX-5(旗舰型)、Mazda 6(全车型)具备30km/h以下的低速跟车,而Mazda 3(旗舰型)与CX-9仍需维持在30~145km/h间,不过LAS车道偏离防止系统皆在60km/h以上作动。

Nissan-只限顶规X-Trail日产的NIM(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)较其余国产阵容来得稍晚,因缺少自动停车、一键启动等,因此不若原厂完整的ProPilot系统,目前仅搭载于小改款X-Trail的2.5L 4WD旗舰科技版,其ACC系统(原厂称ICC)可调整32~144km/h,具低速跟车,车道偏离维持70km/h以上作动,逻辑与他厂稍有不同,并非採方向盘辅助力道方式,而是根据相对应车道偏离的车轮,予以煞车修正,就先前实际的体验感受不算非常明显。

直上「全套」当然最好说到底,相近的预算当然会希望能拥有「全套」的功能,实用的範围更广,才能发挥这套系统设计的价值所在,毕竟要花费将近百来万的预算,没有人希望被当成冤大头的消费者看待,不过科技终究是辅助,还是得要专心开车最为上道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